生物研究生拾鋤頭,為國人的健康出一份力
黃嘉銘——天然農法薑黃之路
自小擁抱台灣後山—花蓮的好山好水,使得出生在吉安鄉的黃嘉銘對土地及昆蟲懷抱熱情,有著濃厚興趣。跟隨著心中理想,他專攻生物學系,一路唸到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,但畢業前幾經思考未來工作出路,卻認為生技廠操作員、研究助理或業務並不是自己渴望的職務,一心想繼續踏著土地與大自然接觸的他,心中生起返鄉務農的強烈念頭。
▲從小熱愛昆蟲和土地…
不必外求!台灣自產鮮採藥材尚安心
談起當初栽種農作物的原因,除了農改場推薦之外,黃嘉銘也發現不少人「想買中藥材,但卻不放心」的煩惱。台灣本地鮮少農民栽種中藥材,大多仰賴中國進口,難以確認栽種和加工的情形和製程,不僅安全和衛生有疑慮,更擔心買到假藥材。為了讓更多人容易取得安心的中藥材,他認為用有機方式栽種的台灣自產藥材,能方便更多人,「希望本地鮮採藥材讓大家吃得健康!」而這也是黃嘉銘從農的心願之一。
▲身邊沒有挖土工具,嘉銘仍熱情地用雙手挖開泥土,讓我們一探薑黃出土的模樣
「從小家裡就不是做農的,連鋤頭都沒拿過,但當時就是一心很想回家耕作。」黃嘉銘肯定地說。
捲起衣袖、穿上雨鞋在田野忙於農事已踏入第五年,但當初黃嘉銘曾苦惱該種哪些作物,四處拜訪農友和農業改良場後,才遇上適合花蓮在地種植的薑黃。
即便從校園研究室走入鄉間田野,堪稱農業門外漢,但黃嘉銘從入門時就擁有強烈決心,選擇從自然無毒的有機農業起步,「選擇有機不只是對整個環境好,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好,希望能種出對身體好、自己也敢吃的東西;不去想為了什麼而做,而是做對的事就對了!」他率直地訴說單純的初衷。
▲黃嘉銘正在薑黃地里辛勤勞作
不怕困難 只種有機產品
黃嘉銘跟我們分享,這裡的土壤含豐富微量元素,加上花蓮的氣候和環境,特別適合薑黃生長。除此之外,種植前他還特地查,挑選較為獨立、沒有鄰田汙染的田地耕作,並用土壤堆出明顯的溝道利於排水,讓根莖類的薑黃不怕水淹。
田埂不刻意除草、除蟲 追求生態平衡
做有機就屬病蟲害和除草最為麻煩,他每天一早就到田裡報到,使用生物防治驅逐斜紋夜盜蛾、蝸牛等害蟲,每隔一兩周就要人工慢慢除草,甚至夜晚還戴著頭燈去田裡抓蟲,「雖然花費心力,但看到作物一天天成長茁壯,心裡覺得很充實,是一種喜悅和踏實的感覺。」期待著健康作物收成,他以自己的堅持表達友善土地的心。
▲ 頂著太陽在薑園彎著腰拔除雜草,在露出的薑上再覆蓋土壤,讓它有更足夠的生長空間,等待著一年一次的採收期。
返鄉至今五年,黃嘉銘從原本的一人努力,到現在說服弟弟黃嘉慶一起打拚,也用心研發出新鮮販售之外的選擇,乾燥切片及加工製成茶包,「常會有些人不清楚要怎麼烹煮藥材,希望做成茶包能方便更多人。」擁有對大自然的熱情和想種出好作物的單純之心,黃嘉銘在故鄉土地上栽種出台灣在地的健康藥材,也種出屬於自己的理想。
產品經過SGS檢測合格
大家放心購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