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糖,順滑,花生醬
錢難賺仍堅持傳統味道
七年級生返鄉承接花生醬行
29歲女孩黃夢瑤從小跟著家裡做油品,是油行的第3代接班人,在上大學時她曾發現同學們搶著吃進口花生零食,卻聞不出零食的油耗味,備感震驚的同時,也萌生幫家中的傳統產業轉型念頭,那時她才19歲就讀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,毅然決然放棄學業回家經營油行。
台南九號花生做原料,才能做得更美味
台南全盛時期有超過20家的花生行。採用的是「台南九號花生」。是台灣最早的花生品種,为維護土壤生態的多樣性,不使用農藥及化肥,自然風味也最好,種植地土壤鹽分較高,使花生甜度更高、爽脆香氣濃,選用油脂豐富的九號花生,製成花生醬後口感滑順綿密。
經過電視台報道,花生醬的存貨已經不多
將開放500組在網路銷售
這波賣完如果您還想要
不好意思,只能來門店排隊購買囖!
我們推出以下套餐
2入【花生醬】NT$1188
4入【花生醬】NT$1588
使命感召喚回鄉發展麻油、花生醬行業
女生回家承繼家常受到質疑,也有人嘲諷書都白唸了,不過,黃夢瑤說台南是塊寶地,「回家很好很快樂」,很多人家裡的習以為常的傳統產業,都是有故事的,也應該被傳承下去,如今把專業知識帶回來,也回饋給地方,這很好很快樂。
收到大仁科技大學 食安守護聯盟邀請
碩果僅存磚灶製油廠現身—人工取代機械「只為做的更好」
走進廠房,可看見一座石磚堆砌的灶,柴火持續燃燒,上頭的鍋具裡炒著花生粒,黃夢瑤表示這座灶自從民國68年開店至今一直在用,很多人曾建議換成機械式設備可節省成本,但燒柴炒料製成的花生醬味道才好,所以即使被921地震震歪,修復後仍繼續使用,黃夢瑤說這就是用工匠的精神在花生醬。
扛下50年老店堅守良心美味 拒讓台灣人花大錢吃假貨
這幾年花生量減少、手工製油技術也沒學,連台灣唯一大量生產的堅果、花生也越來越少人栽種了。
但是黃夢瑤依然堅持花生醬、花生油都是用整顆花生,柴火烘炒後直接磨碎磨成,不加水、不加調味就能吃出最自然風味。保證讓台灣人吃到正宗的花生醬。
▲黃夢瑤媽媽因時常搬動25公斤的花生,兩雙手臂皆長出肌肉。
拒絕香精,回歸傳統,代代傳承
黃夢瑤認為“很多消費者對味道都有過度的幻想,因此開始有了香精等添加物,吃久了大家就會忘記天然的味道。”幾次食安風暴後,她對回家接下花生行這件事更有使命感,「如果我沒有做,這個味道就會消失,跟我們買油買了十幾年的業者、顧客,只能轉用精緻油品,小小的油行其實責任重大。」
▲黃夢瑤立志要把阿公傳承3代的手工花生油發揚光大。
樸鋪花生醬都是通過SGS檢驗合格
大家可以放心購買